Stephen Witt在新书《How Music Got Free》中,揭露了三位「改造音乐世界」的人物故事,他们分别是Dell Glover、Karlheinz Brandenburg、Doug Morris。
Karlheinz Brandenburg是mp3档案格式的主要发明者;Doug Morris为现任索尼音乐执行长,他在担任环球音乐集团执行长期间,使该集团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唱片品牌。与他们相比,Dell Glover没制作过任何音乐、在录音工业中没干过什么、没发行过杂志,在音乐产业中简直就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丰功伟业」却丝毫不逊于这两位「大咖」。
Glover曾在环球集团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Kings Mountain的CD压制厂工作,他同时也是档案分享组织Rabid Neurosis(RNS)的会员。Stephen Witt指出,Glover从2001年开始就是未发行音乐的头号泄露者,就在环球涉足日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嬉哈音乐之时,Glover也用RNS大开后门,往往在环球专辑发行前几周,其档案就已经在网路世界流窜,在RNS上遭Glover「抢先曝光」的专辑约有两万多张。
有趣的是,在许多分享组织中,没有人从这整个制造、泄出、分享的环节里赚取金钱。这些档案分享组织的成员并不是「海盗」,志不在钱或散布资讯,他们只是想要「抢头香」,这是一种荣誉。当然,在组织里提供档案的人也能下载到其他成员提供的东西。对Glover来说,这能让他再也不用为娱乐付费(虽然以他个人来说,他还真的靠卖盗版电影赚过钱)。
不消说,当大家硬碟里都有这种「免费好康」时,音乐也就不可能长时间被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圈圈里,Witt一语道破的指出:几乎没有三十岁以下的人不用Glover流出的东西来追流行音乐的。
不过音乐产业的决策者们似乎并不理解这种非获利导向的行为,他们只在科技公司做出mp3随身听时才感到紧张,进一步说,如果这种抢先泄出音档的「片透」行为已经建立起一种经济模式,唱片公司可能还会比较有足以锁定的打击目标。
最后Glover终于在2009年被逮,因侵权而吃了3个月牢饭。但这已救不了音乐产业,早在Glover开后门的头三年,环球就解雇了11%的人力,这些被裁的员工从来不曾知晓迫其去职的始作俑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