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兄弟姐妹中的老六, 郑明勋常说 “我在娘胎的时候就开始听姐姐的演奏了”, “在我出生前九个月,音乐的种子就在母亲子宫里萌发了。”
郑明勋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却都十分热爱音乐,父亲是一名律师,喜欢唱民歌,经营蘑菇加工厂的母亲则会演奏钢琴,虽然郑明勋出生时正值动荡年代,但家里依旧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氛围,乐音不断。即便是迫于局势不稳,全家背井离乡南下釜山时,母亲仍坚决表态,“什么家当都可以不带,但一定要把钢琴带上!”
这段带着钢琴一起逃难的往事,令成年后的郑明勋终生难忘。
1961年郑明勋8岁时,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求学环境,一家人迁居美国西雅图,父亲毅然放弃了待遇优越的律师工作,从不下厨的他改行经营起一家韩国餐馆,自己从零开始学习厨艺。母亲除了帮父亲打理生意,还从事过进出口贸易。年幼的郑明勋时常在厨房里帮忙配菜,从此与另一门艺术———烹饪结下不解之缘。据说,郑明勋后来改学指挥,也是受到妈妈的指点。在她的启发下,郑明勋愈发觉得做饭和指挥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做菜需要选择食材、调料并将它们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一样,指挥也是一门协调的艺术。
说到母亲李元淑,郑明勋充满感慨地回忆道,妈妈是一个坚强、开朗的人,对孩子永远充满关怀和鼓励。无论是配菜还是弹琴出了差错,母亲都不会责怪他,总是报以亲切的微笑,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好,继续努力。 “这是她的独门秘诀,总能让我放鬆心情,不再紧张。她一次都没有批评过我。”
父亲患上肝硬化之后,李元淑更是一肩挑起全部生活重担。郑明勋曾想报考一所有名的大学,但学费很贵,李元淑在经营餐馆、做生意之餘,又不辞艰辛地开了个食堂赚钱养家。由于这个大学没有接收亚裔学生的先例,李元淑一次又一次带着儿子简历找校长恳谈,终于用诚意打动了校长,让儿子顺利入学。郑明勋说:“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支撑我事业的是她一辈子无怨无悔的付出。父亲也为我们姐弟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没有他们的悉心照顾,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李元淑是一个家庭荣耀感极强的人,她经常把孩子们的照片都掛在墙上,逢人便说:“看,这是我的儿女们!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1980年父亲病故后,李元淑办了一所教堂,成为一名牧师,时常为孩子们热切地祷告。孩子们也果真争气,从这个家里走出一位又一位扬名国际的音乐家,母亲诚挚的期盼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