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MP3,80、90后们都不会陌生。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音乐播放器,是音乐时代的见证。不过,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播放器,即将说再见了。
近日,发明这种音频格式的 “Fraunhofer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以下简称“Fraunhofer研究所”)对外宣布,他们已经终止了某些 MP3 相关专利的许可,正式让其退出历史舞台。
在Fraunhofer研究所看来,如今常用的高级音频编码 ( AAC ) 格式,比MP3效率更高、功能更好,所以MP3的淘汰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MP3格式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Fraunhofer研究所开始音乐压缩格式的开发,花了4年时间革新了音质,终于在1993年开发出了扩展名为 .mp3的有损压缩音频格式。
当年由Facebook前创始人之一的肖恩帕克创立的Napster,曾开创P2P分享模式,成是CD时代与MP3音乐的分界线,如今MP3被AAC取代,有种长江后浪催前浪既视感。
在当时,体积小、可携带、成本低,MP3在巨大的CD及CD机面前无疑更讨巧。虽然被压缩后的损音质大打折扣,但开发人员通过研究心理声学,确定了音频中一部分数据对人类听觉是不重要的。MP3正是通过舍弃这部分数据,将音频文件压缩到只有原先大小的1/10。在用户听来,文件小得多,音质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要知道当时的MP3可不像现在手机存储容量那么大,几百块买的MP3,容量才128MB的空间。比16G的手机早十几年,那时的MP3同样经历过被存储空间支配的恐惧,能放置几十首歌,在那时看来已经是了不起的黑科技了。
但在不断刷新用户量及口碑的同时,MP3面对的是盗版音乐的猖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P3开拓了音乐格式的疆土,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音乐市场恐惧的始作俑者。
直到苹果产品的出现,线上版权问题才逐渐得以缓解。据悉,2004年iPod和iTunes为苹果公司带来100亿美元的营收,而2007年推出的具有革新意义的智能手机iPhone,每个手机几乎都自带音乐播放功能,慢慢将只有音乐功能的MP3取而代之。
如今在中国,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几大音乐播放APP,都逐渐出现保护数字唱片版权,听歌要钱,下载更是需要付费。这让随手从电脑下载传输的MP3走向终结。
将MP3推向终点的AAC又有何优势呢?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和 MP3同属于有损压缩的音频数据格式。1997年,由Fraunhofer IIS、杜比实验室等公司共同开发。相对于mp3,AAC格式的音质更佳,文件更小,“性价比”更高。
尽管优点不少,但在已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的MP3市场开出一个突破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苹果公司慧眼看上了它,成为最早提供AAC格式下载的运营商之一。现在电视和电台广播已经在普遍使用 AAC 格式了,MP3 的主动退休或许也将给AAC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无论如何,MP3在音乐上曾带来的革新壮举,始终成为这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