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拜厄》这本教材过时了吗?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6

 

 

钢琴启蒙基础教育与教材选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学钢琴的基础,这也是每一位钢琴老师一开始教学生就必须面对并做出回答的问题。选用什么基础教材,都体现在该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上。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钢琴的启蒙教育就使用德国拜厄的《钢琴基本教程》,这本(钢琴基本教程》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值得肯定的价值。但是,它作为一本典型的、以手指技术为基础的教材,基本上是为古典作品的技术而服务的。从另一面看,它的音乐性,儿童情趣却比较匮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外国的各种钢琴入门教材。如:美国的<汤普森》系列、《巴斯蒂安》系列、匈牙利的巴托克《小宇宙》系列等等。这些教材给我们的钢琴教学带来了新颖的样式、崭新的理念、可供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和生动内容。它们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钢琴的启蒙教育是把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在教学上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帮助他们实现对音乐的表现。

  

第二,这些教材摒弃了手指基础的陈旧观念。注重钢琴入门技术教育的开放式训练思路,主张纳入全面和丰富多样的技术训练内容。

  

第三,注重把民族音乐引入教材,从小培养儿童的对本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钢琴热,使得钢琴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钢琴教师也不断编创出新的儿童启蒙入门教材,如:李斐岚的(幼儿钢琴入门教程》、上海顾建颐等人的(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等等,钢琴启蒙教材不断地丰富起来。其中,90年代初我和郭幼容合编的一本《钢琴初级教材集成500首》也列在其中。但从钢琴普及教育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在教材选用的科学性方面,还存在非常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是缺乏对现代钢琴入门基础的认识,没有注意去寻求新教材;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的局限或某种因循守旧的束缚不愿尝试新的元素。

  

现代钢琴教育中,基础教育的思路和宗旨应该确定全新的概念,这个基础应该包括钢琴演奏艺术领域所涉及的一切技术和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应该涵盖培养一个音乐爱好者或钢琴演奏家要求具备的一切基本素养。打基础就是要对学生在上述基本要素和素养所包含的一切内容进行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它应该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术和音乐的艺术表演两大方面,主张把音乐的艺术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在技术基础方面,手指技巧是技术基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钢琴演奏中的各类技术技巧课题都应该列入基础教育训练之中。在音乐艺术表演方面,必须把音乐表演中最重要的要素,如:乐句、结构、语气表达、力度层次、音乐特性、音乐对比、声音变化等植入基础教育。我们的钢琴入门教材选用要以能否体现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宗旨来确定它的价值和学习应用。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