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料库 >> 音乐人物
请稍候...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孙女苏菲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孙女苏菲于1942年在美国西维尼吉亚州亨廷顿拍摄下的照片(珍贵照片由纽约时代提供)

勃拉姆斯与他的朋友妻子和女儿

 

勃拉姆斯与他的朋友 Viktor von Miller zu Aichholz 的妻子和女儿 (于1890年拍摄)

钢琴界的奇葩:青年顾尔德与其老师

名师与高徒们:李斯特在德国威玛所创立的『大师班』

 

此历史性珍贵照片于李斯特的73岁生日当天(1884.10.22)拍摄下

 

如胶似漆夫妻档音乐家

 

英国女大提琴家贾桂琳·杜普蕾与钢琴家兼指挥家巴伦波因(1968-1969的珍贵照片)

 

 

名家名言:呓语

"I don't do drugs,I am drugs ." 

莫扎特遗孀康斯坦兹(Constanze Weber)的生前唯一照片

【莫扎特遗孀康斯坦兹(Constanze Weber)的生前唯一照片】♩. ♪ 

这张珍贵的照片于前几年被德国学者所发表,为康斯坦兹的生前唯一照片 ; 其实这张照片有着一个被人遗忘的故事 :

莫扎特的临终前饥寒交迫的凄凉岁月,以一种几近歇斯底里的状态,创作《安魂曲》,而最后一代音乐神童的遗体交由殡仪馆工人仓皇出殡埋葬,然而却没有人知道寡妇康斯坦兹后来怎么过日子.... 那年是1791年,康斯坦兹才29岁。

康斯坦兹在<阿玛迪斯>电影中被描写成是毫无心机的天真女孩,莫扎特爱嬉闹,她也总能热情回应,她未必是莫扎特的知音,却是创作灵感和生活压力的共同来源,很多人都说她是音乐史上最不受欢迎的女性,因为她完全不懂得莫扎特的音乐高妙,她们的婚姻反而是剥削莫扎特创作才情的导火线。

真实的人生则是康斯坦兹后来改嫁给丹麦外交家乔治‧尼森(Georg Nissen),和她互动比较密切的是音乐家马可斯‧凯勒(Max Keller),这张照片就是她在临终前两年,高龄78岁时与凯勒一家人所合拍的照片,前排左方的那位老太太就是莫扎特生前最爱的女人。看着照片,已经很难想像他曾和莫扎特在贵族王公的宫廷间嬉戏的神采了...

马勒与著名雕塑家罗丹于巴黎

马勒与著名雕塑家罗丹于巴黎

【1909 04/24 音乐界重要记事】♩. ♪ 

1909年春天,马勒在出任刚刚成立的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之后返回维也纳休假,但在巴黎下船后却耽搁了几天的行程,因为摩尔为他联系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而当时马勒与罗丹素不相识,彼此也互不了解,摩尔与罗丹商定了雕塑头像的价位之后,经过两回十几次的端坐(第一回坐了八九次,然后马勒回到维也纳,此后在返回纽约途中又在途经巴黎时在罗丹身前坐了三四次),当年11月,摩尔来到巴黎,与罗丹一同确定了铸模所使用的石膏模。


马勒去世以后,夫人阿尔玛把它赠送给国家歌剧院,也便是现今摆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二楼休息大厅摆放的马勒青铜头像,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它都是罗丹的杰作。


PS。罗丹认为马勒的头像是富兰克林、腓特烈大帝和莫扎特的混合物,以致后来罗丹博物馆的管理员将这具雕塑摆上了“莫扎特”的标签。

名音乐家的坟墓

名音乐家的坟墓

左: 李斯特 在德国拜鲁特市立墓园的坟墓 

右: 肖邦 在法国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的坟墓

乐圣贝多芬诞辰243周年纪念—《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手稿

乐圣贝多芬诞辰243周年纪念

                                                 ——《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手稿

 这首《田园交响曲》和前一首交响曲展现了绝然不同的风格与精神,但却也是贝多芬思想与理念的全然写照。因此,若说「命运」是「人」与「理性」的全然昂扬,则「田园」就是对自然的赞颂与讴歌。无疑贝多芬的曲式内涵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在追求「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之同时,贝多芬也透过这首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田园」,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理想。

在交响曲创作的历史上,「田园」交响曲是第一首作曲家明示欲透过整首乐曲来描述单件事物的交响曲,贝多芬亲自在每个乐章之上以文字传达音符的内容,即便如此,贝多芬还是在曲子之前写了「情感的表现多于情景的描绘」(Mehr Ausduck der Empfindung als Mahlerei)六个德文字,情深意长,也简洁地表达出这首乐曲的整体精神所在。换言之,在诸多小桥流水、暴雨雷电和雨后彩虹乍现的文字形容背后,其实是要透过音符表现出人与自然不可分的情感联系,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

俄国女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

俄国女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Maria Yudina)其人其事

 

 

女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敢写信给斯大林,说:"我将日以继夜地向上帝祈祷,愿慈悲的上帝能宽恕你的罪行"

 

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Vera Gornostaeva就说:"假如有谁说她的弹奏是女性化的弹奏,那么就是在侮蔑她"

玛莉亚-尤金娜

绝对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她一生极少出国,不为西方所认识;即使在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有关她的资料也很少。国内肯定找不到有关她的传记译本。生活在当时极权统治之下,她那直率和真挚的性格,使她增添了许多很难让人相信、后来却被证实的传说。

 

玛莉亚-尤金娜(Maria Veniaminovna Yudina 1899.9.9 Nevel——1970.11.19 莫斯科),1899年出生于俄国的Nevel,1970年在莫斯科逝世。从1906年开始接受钢琴教育;此后,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Anna Essipova。1913年,首次公开露面。而后,师从Tcherepnin和Blumenfeld等大师继续深造。从1930年开始,她在苏联频繁演出,此外,还曾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教。一次,斯大林偶然间从电台广播中听到了她演奏的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K.488),当天深夜即立刻预定了该张唱片。1950年,她参加了莱比锡巴赫音乐节。1954年在波兰进行巡回演出。在被莫斯科音乐学院解聘之后,她继续在地处苏联首都的Gnessin学院从事教育活动;同时,还继续举行独奏音乐会。1962年,当斯特拉文斯基首次重返苏联,她参加了庆祝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80岁寿辰的音乐会。1969年5月,她举行了最后一场音乐会。玛莉亚-尤金娜的演奏以她的多样性、阳性力量以及创造才华著称于世。 

一首疑为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

一首疑为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在阿姆斯特丹进行首演

据考证,这首D大调『幻想奏鸣曲』是作曲家在22岁1792年所创作的,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荷兰一位研究贝多芬的学者 Cees Nieuwenhuizen 通过1970年出版的卡夫卡速写本发现了许多片段,并且重建了这个作品。

在前几日,荷兰年仅16岁的钢琴家Martin Oei 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首演了这部作品,Zefir唱片公司将之后录制发行该作品。

父亲节特辑:钢琴大师阿婿肯纳吉与儿子的温馨父子照

佛翰威廉斯的故居

英国近期内将佛翰威廉斯的故居开启供乐迷参观,佛翰威廉斯在这里于1914年创作出这首

著名为小提琴和管弦乐所作的 《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

马友友与袋熊在洗手间的相遇

鲁宾斯坦、海菲兹与皮耶第高斯基 - 俗称的「百万三重奏」

我知道要探求乐谱上每一个指示的意义,但也不失去自己应有的风格。

莫扎特

莫扎特

猫王弹钢琴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相关图片
  • 人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