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塔塔最早起源于意大利。
康塔塔(cantata)也是巴罗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在这一点上与清唱剧类似。但是,康塔塔既可以采用宗教题材,也可以采用世俗题材。既可以是抒情性的,也可以是近似戏剧性的。它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独唱的康塔塔(最小的可以只包括一首咏叹调),也称室内康塔塔,多在私人社交场合演出;另一类是大型的,除了各种独唱者,还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这种康塔塔通常是为某一特定的重要场合(如一些庆祝和纪念活动)而作。康塔塔和歌剧与清唱剧一样是17世纪初在意大利诞生的。它的初期形式实际上就是那些以卡契尼等人为代表的单声歌曲风格的作品。意大利文cantata最初是泛指声乐作品,与用乐器演奏的sonata(奏鸣曲)相对而言。据说最早使用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lessando Grandi,?1575-1630),他在1619年前后出版的一部为独唱声乐和通奏低音而作的歌曲集叫做《康塔塔与咏叹调》。
罗马是早期康塔塔创作的主要中心。两位比较多产的作曲家是罗西(Luisi Rossi,?1597-1653)和马拉佐利(Marco Marazzoli,?1605-1662)。他们的作品形式结构清晰,由分节歌、分节变奏、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的咏叹调,以及宣叙调、咏叙调和带固定低音线条的歌曲组成。特别是罗西的作品,由宣叙调向咏叹调的转换非常平稳自然。17世纪中叶的卡里西米和切斯蒂也写了不少康塔塔。卡里西米的声乐旋律爱用自然音阶和分解和弦,大部分是多乐章的。到了1670年前后,整个康塔塔的结构几乎都是由明显区别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彼此交替而构成的,咏叹调则通常是返始(da capo)形式。斯特拉代拉和斯特法尼(Agostino Steffani,1645-1728)都创作了一些这样的康塔塔。特别是前者的器乐伴奏写得更加丰富。
亚斯卡拉蒂是最重要和最多产的康塔塔的作曲家。在他大约600首现存的康塔塔中,有五百多首是独唱形式的(通常为女高音而作)。他第一次逗留罗马期向所作的康塔塔反映了当时一些较老的作曲家对他的影响。他1703—1704年创作的康塔塔大多由两首或三首返始咏叹调组成,每首前面加上一段宣叙调。这成为18世纪世俗康塔塔的一种标准格式。此外,这时的康塔塔无论是和声语言还是调性关系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18世纪上半叶创作意大利康塔塔的作曲家很多,除了斯卡拉蒂,还有波农契尼、亨德尔、马尔切罗(Benedetto
在这个时期,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作曲家在意大利作曲家的影响之下,也开始用本国语言的歌词创作康塔塔,不过数量不多。法国的宫廷芭蕾和抒情悲剧一直很流行,但是到了18世纪初,康塔塔的创作也开始繁荣起来。为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三世服务的作曲家莫兰(Baptiste Morin,1657—1744)是这方面的先锋。在他出版于1606和1607年的康塔塔曲集中,他把带有精美装饰音的法国抒情旋律和意大利咏叹调的因素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影响了随后的一些法国作曲家,如贝尼尔(Nicolas Bemier,1665-1734)、克莱朗博(Nicolas Clerambauh,1676-1749)和拉莫等人。英国康塔塔的代表作曲家是佩普什(Johann Pepusch,1667-1752)。他于1710年出版了两卷英国康塔塔(各有6首),1720年又有12首用英语演唱的康塔塔问世。他的这些作品虽然在结构上是意大利式的,但是在和声和旋律上都显示了一些英国特色。虽然英国作曲家是在1710年以后才开始使用康塔塔这个名称的,但是在此之前,类似这种体裁的作品已可见到,例如上面提到的普塞尔的《为圣塞西莉亚日的颂歌》(1692),它的编制包括五个独唱者、合唱队,以及由竖笛、双簧管、小号、定音鼓、弦乐和通奏低音乐器组成的乐队。《不列颠的奥菲欧》是他1698年出版于伦敦的一部歌曲集,其中包括各种独唱、二重唱和三重唱。约翰·布洛在1700年也出版过类似的作品c德国的世俗康塔塔和独唱歌曲在17世纪后半叶作品较少,这或许与当时德国的出版业凋零有关,很多以手稿形式存在的作品后来散失了。克里格尔(Adam Krieger,1634—1666)在莱比锡出版的《咏叹调集》(1656)和《新咏叹调集》(1667)各包括了50首歌曲,后者在1676年再版时又增加了10首。其中大部分是为独唱与通奏低音而作。声乐部分一般采用分节歌形式,中间插以器乐的间奏。泰勒曼在当时也出版了自己的一些世俗康塔塔。
1700年以后,宗教康塔塔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就是路德派教会的仪式所使用的康塔塔。这种康塔塔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顶峰。实际上,今天最经常上演的康塔塔就是这些巴赫的作品,对此我们将在第五章中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