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为世人留下了很多值得传颂的佳作,期间,《魔笛》更是凭借其特殊的戏剧性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部歌剧代表着莫扎特先生歌剧创作的成熟。以下简要针对《魔笛》戏剧性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莫扎特歌剧的特点
以莫扎特先生创作的著名歌剧《魔笛》为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重视情节的特点
对于歌剧来讲,其需要具备高品质的情节,才可以获取成功。莫扎特先生创作的歌剧就十分重视情节的设定,曲折、离奇的情节变化满足了观众审美的需求。也正是因为情节的精心布置、富于变化,才让莫扎特先生的作品更令人期待与喜爱。
(二)彰显音乐的特点
莫扎特先生曾在一封信内细致的描述了创作歌剧的言论:在一部歌剧内,诗歌需要完全同音乐相吻合。另外,其还重点强调:需要将音乐放置在重要位置。莫扎特先生还曾在其书写过的家书中之处:在歌剧中,所有诗歌就像音乐的女儿,应顺从。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音乐有着极为关键的位置。其实,音乐自身就可以凭借优美的旋律让人感觉身心愉悦、舒畅,并且能够折射出社会生活,将诗歌同音乐融合起来创作的歌剧是令人喜爱的作品。
(三)鲜明主题的特点
在莫扎特先生的歌剧作品中,对十八世纪末期的德国社会进行了深入刻画,突显出其向往自由、解放个性的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封建思想及制度需要被摒弃,人们更重视寻找人性的解放与力量。在歌剧《魔笛》中对其进行了细致刻画,反抗封建势力、向往光明。
(四)真实情感的特点
在莫扎特先生的歌剧作品中,蕴藏着真切的情感,同时具备崇高的气质。假如一位作者无法把自己的感情同作品融合在一起,则他的创作就是不完整的。在作者创作期间,需要将“无我”同“有我”相统一,不仅可以置身物外,同时也可以融汇其中。
二、《魔笛》中戏剧性的体现
(一)《魔笛》中的情节性
在戏剧《魔笛》中第二幕及第四幕的歌剧中,讲述了埃及王子被蛇追到夜女王处,王子深爱上了夜女王的女儿,夜女王趁机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抢走,王子为了救回爱人,踏上了征程,在其中,王子发现其实抢走爱人的萨拉斯特洛并不是坏人,相反是智慧的主宰,是夜女王对其不满而引发的事件。王子最终通过考验,同爱人在一起。整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不仅故事自身具备戏剧性,同时音乐也富含情节性。在序曲中,借助奏鸣曲开端,不仅突显了夜女王的威严,并且借助音乐流畅的节奏,寓意美好的明天。之后人物出场利用不同的演唱,发展故事情节,同时借助合唱,为整部歌剧奠定情节。另外,还借助舞台的背景变化来显示情节。
(二)《魔笛》的音乐性
莫扎特先生认为:音乐较台词更具备戏剧性的表达能力。其认为,人物角色、情节等都需要紧密围绕音乐,音乐才是整部歌剧的核心,唯有好的音乐才可以产生好的歌剧。在《魔笛》中,音乐十分优美,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自己的作品中也选取了《魔笛》曲调。歌剧借助音乐的差异性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例如:通过男高音表现王子,利用优美的旋律反应人物的内心。夜女王的演唱为标准的意大利风格,并且从抒情到花腔进行改变,反映出了夜女王从善良到邪恶的变化。另外,在歌剧中《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通过民谣的方法体现出了捕鸟人的欢快。这些作品中含有的音乐性具备极强的表现力与活力,从而使作品更加富有韵味。
(三)《魔笛》的主题性
对于歌剧《魔笛》来讲,其蕴藏着两个主题:其一,通过童话的方法体现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激励民众冲破传统束缚,创建新政权。歌剧中夜女王的失败隐喻的体现封建势力的消亡;其二,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具备一定的启蒙思想。王子最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认清了夜女王的阴谋,同心爱人在一起。体现了莫扎特先生向往光明的信念。
(四)《魔笛》的崇高性
歌剧整体极具肃穆、庄严的氛围,让观众在欣赏期间获取崇高的感受。莫扎特先生借助音乐荡涤了人们的内心,让观众体会他感情的表达,进而获取美的享受。莫扎特先生在创作歌剧期间,并不单纯以娱乐民众为目的,而更重视体验人们内心。
总而言之,在莫扎特先生著名歌剧《魔笛》的作品中,具备较强的戏剧性与音乐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分析,从而借助歌剧的解读,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歌剧作品,给人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