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World Music)的概念可涵盖非西方音乐体系的一切民族音乐(ethnic music)。1987年,国际流行音乐唱片会议上,众唱片公司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唱片既不能划归为流行音乐,又无法划归为普遍意义上的古典音乐,因此大家正式提出以“世界音乐”为新的唱片分类,以帮助推广、营销。
“世界音乐”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世界的音乐”,而是一个音乐分类学上的专有名词——World Music,它涵盖了非西方音乐体系的一切民族音乐。尽管这个概念诞生的原初,是因为唱片零售商苦于无法为日益增多的印度?非洲各国?中欧?中国?日本等西方人眼里的“少数民族”国家的唱片上架归类,便选择了“世界音乐”为其正名。于是,这个概念在世界范围內沿用至今。
“世界音乐”步入西方主流文化视野的历史较之这个概念要早许多。早在19世纪末,西方上层社会逐渐受到来自东方的艺术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日本的浮世绘,还是阿拉伯世界与非洲的艺术,在观念上直接引发了西方艺术界的“装饰艺术”(Art Deco)的风潮。在音乐界,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早在1905年便开始着手收集匈牙利民歌,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东欧各国、北非与土耳其,一生收集民歌三万首以上,并在自己的曲作中,呈现出迥异于其他作曲家作品的风景。这些思路开阔,思想前卫的当代作曲家纷纷把民族元素融合进各自的作品中。日本作曲家武满徹更是为本国历史悠久的雅乐,在充分尊重其古老形式的基础上,专门撰写新雅乐。而我国的谭盾也在《地图》中,用多媒体的方式,让湘西的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在一个舞台上对话。
然而“世界音乐”并非只存在于精英阶层中。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们纷纷沉浸在摇滚乐的反叛精神中,年轻人开始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弊病。在一些摇滚明星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渐渐进入了大众的听觉系统中。著名的甲壳虫(the Beatles)乐队将印度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带到美国,在众多嬉皮士青年面前,演奏印度音乐。西方主流世界逐渐意识到,来自陌生国度的音乐能为人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扇门。而甲壳虫乐队的老对头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吉他手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则亲自操刀制作了摩洛哥酋酋卡村乐师们(Master Musicians of Joujouka)的仪式音乐唱片,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世界音乐”唱片。之后,流行音乐不断采集“世界音乐”元素来丰富其表现力,最著名的唱片当属歌手保罗·西蒙(Paul Simon)的《雅园》(Graceland),这张格莱美奖获奖唱片采用了许多北非音乐的元素。至于,电子音乐发展后,使得流行音乐使用世界音乐更为方便,Enya的音乐中含有大量的爱尔兰凯尔特人的传统音乐,Enigma则在它们最初的两张唱片里使用了格利高里圣歌和台湾阿美族民谣。
当然,世界音乐也改变了许多流行音乐人的命运。英国著名摇滚乐队“创世纪”(Genesis)的彼得·加布里埃尔索性创办了专门的世界音乐唱片厂牌——真世界(Real World),致力于发掘来自世界的好音乐。在此基础上,他还创办了全世界最著名的世界音乐盛会——WOMAD音乐节。
经过1个世纪的传播后,“世界音乐”终于获得了庞大的听众群,加上联合国对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重视,各种官方与民间的世界音乐活动、唱片发行,都进行地如火如荼。各种主流音乐盛会中,也少不了专门的“世界音乐”环节。
“世界音乐”的发展,使得早已习惯了西方音乐体系的耳朵,获得了释放。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欣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本身便是欣赏音乐的一大进步。非西方艺术早已成了当今主流艺术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