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不能以物质或外在的条件来衡量歌手价值。
其实歌手在不用地方演奏,价值还是有差别的。
近日,我们都可以看到了类似的新闻:某音乐家在地铁演奏了一曲,但路过的听众却无动于衷。比如:一位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的小提琴家林赛·斯特林,场场音乐会都座无虚席,门票都是被秒杀抢光的, 当她站在纽约的地铁演奏的时候,竟无人为止驻足倾听。后来,这个视频被传到网络,引来近一千万人观看。
无独有偶,美国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曾经在华盛顿的地铁上,用他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演奏了史上难度最高的几首曲子。在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有6个人停住脚步,并停留一段时间。大概有20个人给了钱,最后贝尔一共收到了32美元。 当他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给予掌声,没有人发现他的才华。而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里演奏之前两天,他在美国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的演奏会,平均票价100美元的门票全部售完。
人们不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音乐家在音乐厅表演时,明知需要门票,有时还是一票难求。但音乐家出了演奏厅之后,却无人欣赏。
一是地铁人口虽多,但大家都忙着上下班,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或艺术。音乐家之所以要在音乐厅演出,是因为音乐厅里面的环境、乐器、音响设备等可以让音乐更无障碍与观众交流沟通。而是地铁,环境嘈杂,哪怕是动听的音乐,也无暇倾听。
二是人们固于生活常识“生活中没有免费的午餐”,高尚的艺术品都要在适合的地方才出现。人们固有的观念,觉得在地铁演奏一般都是喜欢音乐而比较贫穷或没有名气的人,想在多赚一点钱或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也是因为这样的首因效应,人们才会容易错过身边美的风景。
三是古典音乐知识普及率不高,很多市民对古典音乐研究不深入。如果是专业的音乐人,自然懂得欣赏音乐家在地铁的表演,但是古典音乐相对于流行音乐来说,就比较难懂,所以古典音乐的听众也比较狭窄点。
那些去地铁或街头演艺的音乐家,也许是因为心血来潮,也许是为了验证什么,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结果告诉我们,音乐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价值,人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