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音乐研究

创造性是一个很难用生物学观点去解释的东西,尤其是我们不清楚到底其中多大比例是受环境影响,又有多大比例是遗传自父母。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音乐家作曲与编曲的能力有30%是受到基因的影响,这一结果说明一个人的艺术天分起码有一部分是受到遗传调控的。 这对出生在音乐世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2016-03-16

一部小说的情感能被转化为音乐吗?这种音乐能被听到吗?最近,科学家正在开发一款名为“转文”(TransProse)的程序,能发现文学作品、小说中描写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并以这些情绪内涵为基础,通过编程算法创作出音乐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TransProse利用了人们已知的音乐元素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

2016-03-13

人际交往能力也称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家通过广泛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

2016-03-12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或许会唏嘘人生,听首感伤的流行乐来引起自己的共鸣。但是英国科学家发现,72%的流行音乐都会消极地来描写老年人的生活,这样的歌曲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影响身体健康。在多数流行乐中,脆弱、孤独、可怜成了老年人的代名词。   研究人员整理了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总共76首描写老年人..

2016-03-11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表明,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似乎会触发一个共同的脑活动模式,而不管这首歌曲的风格是什么。这些发现也许可解释为什么在听他们喜欢的音乐(不管是贝多芬的还是艾米纳姆的)时,不同的人会有相似的情绪感觉和记忆反应。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8月28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

2016-03-10

人为什么会喜欢音乐呢?这种喜欢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音乐就情不自禁地想跳舞?甚至有人还会感动得流泪?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想过吧?但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原因就在于人脑是个特别复杂而又敏感的器官,研究起来非常困难。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两位神经生..

2016-03-09

据说人对音乐可以有很高的品味,那么音乐的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尝起来是什么滋味呢?牛津大学跨通道实验室的实验心理学家Charles Spence及其同事或许能为此提供一些深入的见解。 跨通道实验室旨在探究触、味、嗅、视、听五种感觉的通感现象。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听觉和味觉刺激的研究表明味道和音调具..

2016-03-05

为什么有人唱歌那么好听呢? 在多伦多音乐学院,Sean Hutchins正在研究天生音乐才能背后的原因。他说:“对于有些乐器例如钢琴和小提琴来说,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强的演奏能力。而唱歌就很不一样,因为所有人都能发声,即使人们不学习歌唱技巧,也会用声音来说话,因此所有人都能很熟练地控制声音。会..

2016-03-04